時間:2018年12月14日 9:00
地點:廣西醫科大學綜合樓一樓報告廳
主講人:中國藥科大學 丁婭 教授、湖北中醫藥大學 楊帆 副教授
講座題目:
1、丁婭:金納米藥物結合物的構建、性能和構效關系研究
2、楊帆:分子診斷和藥物篩選“芯”方法
主持人:藥學院 李新春 副院長
歡迎全校師生踴躍參加!參加的研究生均能獲得相應學分。
專家簡介:
1. 丁婭,現為中國藥科大學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2007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,獲分析化學博士學位,其后在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博士后研究,2014-2015年赴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安默斯特分校化學系訪問學者。教育部“新世紀優秀人才”支持計劃(2010),江蘇省“青藍工程”優秀青年骨干教師(2010),江蘇省第五期“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”培養對象(2016)。從事納米藥物分析和藥物光譜分析相關研究,在納米科技和藥物材料研究方面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:ACS Nano, Adv. Sci., Biomaterials, ACS Appl. Mater. Interfaces, Mol. Ther., Chem. Eur. J.等發表論文近50篇,擁有專利5項。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,自然科學獎,一等獎1項(2011年)。《有機光譜分析》教材編委,人民衛生出版社(2009年)。Anal. Chem., Biomaterials, Bioconjgate Chem., Theranostics, Polym. Chem., Mol. Pharm.等期刊的審稿人。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,中國博士后基金2項,省部級基金項目5項。目前擔任《藥學學報》青年編委,《中國化學快報》通訊編委,中國化學會會員,美國化學會會員,中美納米醫學與納米生物技術學會(CASNN)終身會員,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高級會員,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納米生物技術分會常務委員,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,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影像材料分會委員。
2. 楊帆,博士,湖北中醫藥大學檢驗學院副教授,碩士生導師(臨床分子診斷和藥物分析學),納米生物傳感中心副主任,享受“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”,湖北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。2011年獲中山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學博士學位,2011至2013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博士后,之后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化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傳感器、微流控芯片、臨床分子診斷、斑馬魚藥物篩選等。近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身份在Adv. Mater., Adv. Funct. Mater., Natl. Sci. Rev., Anal. Chem., Lab Chip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近20篇,單篇最高21.9,影響因子大于5的論文12篇,多篇論文被遴選為封面或視頻摘要亮點報道。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項,申請美國發明專利1項。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、面上項目、湖北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、湖北省衛計委青年人才等項目。湖北省“挑戰杯”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指導教師;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2等獎。率先提出了“斑馬魚芯片”藥物篩選模型和“跨尺度”生物傳感界面的概念,創新了一步式微流控免疫分析新方法,解決了傳統免疫分析難以一步完成的瓶頸問題。發展了多種微納生物檢測新方法,實現了多種血清標志物(如抗原、microRNA、外泌體囊泡等)的定量檢測,有望用于臨床疾病的診療。